-
一周军评:印尼买歼-10,会引发连锁反应吗?
国际上就只剩下了两种飞机仍有实际交付可能,并且性能和价格可以竞争一下,法国阵风和中国歼-10。然后……[全文]
-
黄土和蓝海,谁说不可兼得?
我们航母舰队的发展远远不止“区域拒止、反介入”,中国海军的实际战略是“寇可往,我亦可往”。[全文]
-
一周军评:“天弓四号”跟谁很像,我们已经看懂了
台当局和以色列的合作其实多年来大家都是心照不宣,这次天弓4和箭2的相似,行,我们也看懂了。[全文]
-
一周军评:阅兵上缺席的“老面孔”和意外的“新面孔”
据“五角大楼披萨指数”显示,第二次彩排当晚,美国五角大楼连夜加班。是什么让美国国防部连夜加班呢?是大型无人水下潜航器,高超声速导弹,还是新型坦克、无人僚机?[全文]
-
四行仓库只守了四天,为何仍值得纪念?
电影中有一段感人的镜头,就是日军飞机扫射国旗边的中国士兵,但真正杀害国旗边四行孤军的,其实是租界的殖民当局。[全文]
-
本轮泰柬冲突,可以回答“隐身战斗机与小型无人机”之问了
这件事讲起来似乎可笑,但确实是真的,那就是因为俄乌战争的影响,使西方军事学术界对制空权产生了质疑。有些人觉得“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冲突”已成为历史,“大规模低水平的菜鸟互啄”才是他们认为的未来战争…… [全文]
-
阅兵前瞻:我们有必要展示一下最新面貌,给世界增加一点“确定性”
“体系作战”不是咒语,而是实打实的一行行代码、一件件武器、一个个高素质的人员,一场场演习训练……这些工作不去做,光靠喊“体系作战”,那这辈子也是体系不起来的。[全文]
-
一周军评:自杀小艇,“四星”导弹…新东西不一定是好东西
其实在乌克兰自杀小艇出名前,台军就曾经设想过携带“两枚反舰导弹”的“微型导弹艇”,只不过当时设想还是有人操作的,但这个东西最大的阻碍可能是今天的台湾年轻人没有1945年的日本人那么“铁齿”吧。[全文]
-
一周军评:从“全村的希望”到“过时的垃圾”,这么快?
现在美军所提出的很多设想和概念,实在是非常适合别人学习,但他们自己却往往无法把这些东西从概念变成实践。从六代机到新步枪,感觉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呢。[全文]
-
一周军评:“蟒蛇战略”,从来都是看起来很美好
单靠封锁是没法让一个政权“自杀”的,只有绝望才能。[全文]
-
在“那一天”到来前,我们还需要准备什么?
如果我们要真正做好准备,最好还是进行一次或者几次,真正的“全要素彩排”。[全文]
-
一周军评:战争贩子们的逻辑
美军高官看来,北约的“安全”是没有上限的,也就是说,北约和美国“盟友”体系,将手伸到哪里,相应的对手就必须退却,如果拒绝退却,那么就是“我们没有做什么事情鼓励了他们”,就要赶紧采取更加激进的行动,甚至不惜开战。[全文]
-
一周军评:美国驱逐舰搭载了AI,但……
deepseek和中国扮演了“赛博朋克”科幻小说中打破超级公司垄断,在反乌托邦的铁墙上砸开一个口子的英雄角色。[全文]
-
一周军评:给美国三十年造舰“出谋划策”一下
你这不就是……把中国海军这几年开发的东西抄一遍么?这就对了,其实美国人最近已经流行起来一句话,“学中国的,但别说”,是吧?[全文]
-
一周军评:中国航展,比战场现实领先一步
我们在进入自由王国之后,有了更大的进步,那就是比战场现实领先一步。[全文]
-
一周军评:“增量”和“存量”决定了俄乌及中东战场的前景
不仅是美国人,还有一些仍停留在冷战的老学究们,依然认为美国存量优势明显,中国还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优势;而他们又一厢情愿地高估了美国在新技术领域的进步能力。这就形成了一个双方的战略误判危险期,时间可能并不长,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,危险期内经常会发生意外。[全文]

上海市互联网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中心